閱讀分享:人生很難,你可以不必假裝強大 / 作者:王璽
@有些傷痛我們習慣放在背後,久了就成為我們的影子,以為看著前方就能淡去,卻一生如影隨形。
@如何面對憂鬱?放棄對抗,允許自己掉到谷底。只有掉到最絕望之處的重新站立,才最有力量。
@只要是發自你內心的選擇,去親身經歷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
@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平靜,其實逃到哪裡都逃不過內心的糾結與掙扎。心若不安,處處都是煩惱之地;心若安寧,處處都是淨土。
@為人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心態平和穩定,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和教育方式。
@每一種情緒或症狀的被後,都隱藏著我們潛意識裡沒有去面對和處理的情緒,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們。
@我們所有人從娘胎出來就在朝著同一個方向走,早晚都要到那個地方去的,何必走那麽快呢?
@一個人童年與母親的關係決定其一生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親對兒女的成長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無論是誰,都想要愛和依靠,那是我們可以存活於世的根本。一個人情感世界的支撐點越多,這個人往往發展得越好,狀態也越穩定。當然的前提是:我們在尋找他人的溫暖和依靠之前,先要學會依靠自己、好好愛自己。
@接受自己的憂鬱,對許多人而言,是悲傷也是解脫。悲傷的是,必須去接受和面對自己的挫敗與無能為力。解脫的是,承認自己真的病了,很多事都做不了,人會鬆快一些。
@凡是憂鬱的人,內在往往有ㄧ個嚴厲的自我。那個嚴厲的自我,對自己有太多的不允許:不許不完美、不許不努力、不許不成功、不許脆弱、不許放鬆、不許偷懶享樂。長久的自我壓抑,必然帶來潛意識的反抗。憂鬱,就是一種反抗和表達。
@一個人的外在是內在的投射,如果不能從內在化解自己與自己的對抗,自己與自己的矛盾、衝突,我們的外在就很難通透順暢。
@在關係中無私奉獻到失去自我的人,大多心懷怨恨和期待,這個怨恨和期待就是一種控制,會讓身邊的人感到窒息和愧疚。
@對自己都不好的人,不可能對別人好。極度取悅、討好別人的人,往往自我價值感較低,習慣把自己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這樣做的後果是,你自己看不起自己,別人也看不起你,會忽略你的所有的付出與犧牲,甚至忽略你的存在。
………………………………………………
生為「人」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人說:「能夠成為人,是一種福報」,但是當還不理解「其實痛苦、挫折是要帶領、察覺自己放下”我執”」時,會覺得怎麼可能是「福報」,應該是「折磨吧」!
「覺察自我」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與功課,心理諮商師跟一般的生理性的醫生不同。生理性的醫生會依照症狀給人們舒緩的解藥而減輕不適。
心理諮商師是運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導並帶領個案「自我覺察」,每個人的生命故事與經歷都不同,相同的是「當曾經受過心理的傷,沒有好好療癒與自我接納」時,這樣無形的傷痕是會如影隨行的跟著自己並且也會從各種生活境當中不段的困擾著自己。
很慶幸自己懂了「自我覺察」的美好,同時無形之中也感受到另一半也漸漸懂了其中的訣竅,並時時與我相互分享自己的進步。
若你覺得生活➡️是苦的?不順的?否定自己的?沒有任何希望的?茫茫然的?各種負面情緒圍繞著自己的…..
真的建議可以試試找一位心理諮商師,試著敞開心胸說說自己的苦,讓專業的人帶領自己「自我覺察」,讓自己也能有海闊天空的人生。
感恩 天地
感恩 蔡禮旭老師(弟子規)
感恩 導師
感恩 開啟我身心靈成長的貴人們
感恩 生命中帶領我成長的老師們
感恩 超碼家人實修分享的健健好
2022/4/8